
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形技术的细节掌握
发布者:admin 点击:1270
氧化铝陶瓷的注射成形技术,是在陶瓷粉料中加入热塑性树脂、热固性树脂,增塑剂和减摩剂,使陶瓷粉料成为粘性弹体,然后将加热混炼后的料浆从喷口射入金属模内,冷却固化即成。常用的热塑性树脂有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,加入量为10-30%。
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形机一般由增塑装置、合模装置、油压装置以及电子、电源控制装置组成。其类型根据增塑装置内部结构的不同,可以分为柱塞式和并联螺旋桨式。设备是以电子、电源控制装置为中枢,在驱动油压装置的同时使增塑装置、合模装置顺次工作。
陶瓷原料由漏斗放入,进入缸体,原料在送人缸体端部的同时,进行熔化、搅拌,经缸体端部的喷嘴注射至金属模具的型腔中获得坯件。氧化铝陶瓷的模具材料一般采用高洁度、耐磨性、耐腐蚀性均优良的合金钢。模具设计应当符合陶瓷—高分子系统的流动特性。
为了减少成形体的收缩,避免模具体内空气卷入成形体,模具要考虑控制放出口。在环状制品上,栅的对侧易产生熔合纹,所以也要注意栅的位置。此外,模具上应有冷却槽,可以冷却和加热,依靠温度调节器使模具温度保持恒定,对提高成形体的精度很有效。
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形所用的陶瓷颗粒一般由80-90%的粉末和10~20%的粘结剂组成。粘结剂在脱脂工序中去掉,因此添加量以低限度为宜,但应注意若添加量不足会影响成形效果。此外,陶瓷颗粒的流动性在粒度越小、形状越偏离球形时越差。因此,应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对流动性进行测试。
为了避免氧化铝陶瓷发生表面粗糙、裂纹、长条痕、变形等缺陷。在成形困难的情况下,可在注射成形机中装设自适应控制器,进行细微的控制。工艺过程中的脱脂、烧结环节的参数可根据陶瓷的种类而定。